内部参考资料,禁止转载
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——通州规划建设北京行政副中心
解读
(1)2015年4月30日,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指出,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。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,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,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。未来京津翼三省市定位分别为:北京市“全国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国际交往中心、科技创新中心”。 天津市“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、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、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、改革开放先行区”。 河北省“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、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、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”。
(2)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北京市交通拥堵、环境污染、人口过多等“大城市病”。所以,纲要的制定,为北京可持续发展开出了药方。北京市积极贯彻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的意见,积极推动老城重组,加快推进通州市行政副中心建设。通州是京东门户,如何定位,如何互动,如何衔接并协同管理是规划发展中的难点。
(3)京津冀协同规划作为高层力推的国家级区域规划,将带来巨量投资,也将极大地改变京津冀三省市的产业格局,相对落后的河北、天津两地无疑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一旦落地,势必成为超越国家战略的一项具备里程碑式的历史性工程,而其带来的投资机会更是不容小视。据财政部测算,京津冀一体化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。这将给房地产、建筑市场、交运、环保等方面带来确定性投资和建设发展机会。
卢彦表示,为加强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核心区的服务保障能力,“十三五”时期将重点实施301项重大基础设施和环境改造项目;为高水平建设市行政副中心,将推进297个重大项目建设。”
同时,德州作为山东全省唯一纳入规划的城市,“一区四基地”战略地位正式确立,即建设产业承接基地、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、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、建设劳动力输送基地和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。
兴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李元森
2015.12.28